您现在的位置:

养生食谱 >> 正文 >

理中丸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、配方

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,是一种常见病,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。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

【临床应用】

李光平4多年来采用自拟"黑蜂归芍理中汤”治疗该病,探索了一些经验,取得了一定的疗效。临床资料病例总数60例:其中门诊57例,住院3例;男性48例,女性1例。年龄最大的60岁,最小的25岁,平均年龄43.5岁。病史最长者20年,最短者5年,平均病史12.5年。治疗方药:理中汤加减。地黑蜂20g,当归15g,杭芍20g,炒黄连6g,炒白术15g,荜10g,广木香12g,玉竹15g,苏条参30g,砂仁10g,石菖蒲10g,炙甘草g水煎服,每日1剂,每日服3次,(早、中、晚饭30min后,内服)20d为1疗程。辨证加减:肝郁胃热,口苦失眠,心烦易怒者加丹皮10g,栀子10g,龙胆草15g,竹茹1团。脾胃虚寒者加炒吴萸10g,肉桂10g,炮姜10g,黄芪30g,台10g。泛酸者加乌贼骨12g,瓦楞子20g。肝郁气滞,情志抑郁,疼痛明显者加青皮10g,佛手10g,炒柴胡10g,元胡20g。阴虚血热,大便干燥者或解柏油样大便,舌红少津者,加白及炭、地榆炭、大黄炭,云南白药胶囊2颗(另服)。胸腹饱闷,食滞纳呆,泛吐酸腐者加焦三仙、莱菔子等。

疗效标准:痊愈:胃痛、痞满等症状消失,饮食、大便正常,体质改善,体重明显增加,停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者。显效:胃脘部疼痛症状消失,食欲增加,体质明显改善,体重增加,停药半年后随访,病情稳定。但遇饮食不和,情绪不佳时,偶有胃部不适者。有效:胃脘疼痛不适等明显改善,体质、体重改善,停药半年内时有发作,但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者。无效:胃脘疼痛不适症状有所改善。饮食有所增加,但体质、体重改善不明显,停药后,半年内发作明显者。疗效观察60例患者,痊愈26例,占43.3%;效28例,占47.6%;有效4例,占7%;无效2例,占3%,总有效率94%赵珩等近年来采用附子理中丸内服结合穴位针灸,对75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观察,疗效确切。本组男5例,女30例,年龄最大68岁,最小20岁,病程最长17年,最短者1年。其中属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,属肥厚性胃炎15例,萎缩性胃炎12例,胆汁反流性胃炎6例。本组均经本院胃镜检查确诊。患者在治疗前均曾服用过其他治疗胃病药物,就诊时大多有胃脘隐隐作痛、痞闷微胀、纳差、便溏乏力、舌苔薄白、脉沉弱等脾胃虚寒症状。

治疗方法:内服药物:附子理中丸每次6g,温开水送下。每日早晚各1次,饭后服。半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~6个疗程。

针灸治疗取穴中脘、章门、关元、足三里等穴隔日1次,7次为1个疗程,连续针灸2~5个疗程。疗效判定标准,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自拟。痊愈:临床症状消失,胃镜检查原发病灶消失,上消化道无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;显效:临床症状消失或显着好转,胃镜检查原发病灶消失或明显减轻,并无新的病损,观察0.5年以上未见异常;有效: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,胃镜检查黏膜炎症范围缩小或减轻;无效: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,胃镜检查原病灶无明显变化。结果痊愈35例,显效20例,有效15例,无效5例。总有效率93%。

按:李云:"阳精所降,谓脾胃不和,乃气下流,收藏令行,故其人夭。”慢性胃炎,大多起于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,过食生冷,伤及脾胃。初起实证多,迁久实转虚,久则脾肾阳虚,使清阳不能升,浊阴不能降,故出现痞满便溏、时腹痛,不欲饮食反嗳气,阳虚不温则肢冷,方用附子理中丸。取干姜、附子,温中散寒以助阳,人参大补元气以助运化而正升降,白术健脾燥湿,甘草以和中益气。此药可使中焦之寒得辛热而去,得甘温而复虚,使清阳升、浊阴降,运化健而中焦治。加之穴取关元乃元气之所聚,取中脘、章门乃脾胃之募穴,足三里乃足阳明合穴,且具强壮保健之功诸穴配用,药与针灸结合,取其温补而不滞,行活而不散,从而达到阳气盛、寒湿除,脾胃健、运化昌。此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,经济实惠。

【病案举例】

彭某,男,30岁,昆明市海埂农场干部。1990年10月18日初诊。患者因反复性上腹部疼痛于3年前曾先后经昆医附一院、市中医院等单位诊断为①慢性胃炎,②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。近月来因上腹部疼痛频发加剧,并伴有柏油样大便等症而就诊。附一院钡餐检查示"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原发性癫痫可以治好吗?”,胃镜示:"水肿及散在性出血点”,大便潜血试验示(+++)。自诉:上腹部疼痛难忍,并有灼热感,心烦失眠,神疲乏力,食少闷胀,大便干呈柏油样,查:胃脘部压痛明显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拟益气养阴,舒肝和胃,理气止痛,凉血止血。方药:当归20g,苏条参30g,炒白术20g,生地12g,炒黄连8g,地黑蜂20g,玉竹20g,炒地榆炭5g,大黄炭10g,虫楼10g,砂仁12g,炙甘草10g。另加服云南白药粉0.5g/次,日3次。3剂,连服3d。水煎服,每天3次。1990年10月22日,复诊,诉:上腹部疼痛较前减轻,饮食略有增加,大便基本通畅,大便呈淡黄色,余症同前。上方减去大黄炭、生地,同时停服云南白药粉。加焦三仙各15g,4剂,水煎服,每日3次,嘱其调节饮食,陶冶情操。

10月28号第3次复诊诉:上腹部疼痛已基本消失,饮食增加,睡眠明显改善,排便通畅,大便正常但仍感神疲乏力。拟基本方随症加减,调理治疗1月余而痊愈。停药至今随访无明显复发4。

按:全方以理中汤为基础加减。方以当归补血活血;杭芍柔养肝阴,舒肝理气。茯苓、苏条参、白术等益气健脾和胃;玉竹滋养胃;、阴;炒黄连清热消炎;地黑蜂收敛止痛止血,消炎愈合溃疡面;广木香、荜、砂仁等健胃消食,行气止痛;炙甘草调和诸药。故本方具有益气健脾,舒肝和胃,收敛消炎,行气止痛之功效。在施治方面:除注重局部与整体,结构与功能的辨证统一关系外,还要注意以下几点:①辨证之缓急;②辨寒热虚实;③辨病之气与血;④辨病之阴阳等。同时注重气机升降功能的调理,以达升者升其清阳;降者降其浊阴。

附:地黑蜂,系民族中草药,别名为草血竭、地蜂子、紫花根等。性味:苦微涩,微温。功能:止血止痛,收敛止泻。适应证:胃肠疾病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。根有关资料报道,其主要成分是混合性鞣质等。

© http://jkcp.ldesb.com  四季养生之道网    版权所有